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
637001103901 | I512.45/2742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5.00 | CNY15.00 | 2018-04-08 | 登录 | |
637001103902 | I512.45/2742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5.00 | CNY15.00 | 2018-04-08 | 登录 | |
637001103903 | I512.45/2742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5.00 | CNY15.00 | 2018-04-08 | 登录 | |
637001103904 | I512.45/2742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5.00 | CNY15.00 | 2018-04-08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新修订版)》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成功塑造了革命者保尔的形象。“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之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曾经被无数中国人当做座右铭的话,今天读起来仍让我们充满激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苏联作家。生于工人家庭。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因重伤复员,进铁路工厂任助理电气技师。1923至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5年)。这部小说根据作家的亲身经历,描写“十月革命”以后直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年,苏联无产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战胜一切敌人和种种困难的伟大斗争,体现出青年在革命烈火中的成长,讴歌他们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具有崇高的革命品德,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不顾一切地战斗和劳动。当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他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