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
637001104205 | B2/3703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0.00 | CNY10.00 | 2018-04-16 | 登录 | |
637001104294 | B2/3703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0.00 | CNY10.00 | 2018-04-17 | 登录 | |
637001104644 | B2/3703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0.00 | CNY10.00 | 2018-05-03 | 登录 | |
637001105973 | B2/3703 | 在架 | 南部县图书馆 | 南部县图书馆 | 定水中学分馆 | CNY10.00 | CNY10.00 | 2018-06-2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天府哲学,源远流长。有句老话,叫做“易在蜀”——易经是传统哲学观念的生长点,但这门学问却在蜀地生根、开花。成都人扬雄、卫元嵩,还大胆地把易经改造了一番。这没有一定的勇气,根本不行。
天府中人有得天独厚的环境。由于过着辛勤劳动获得的闲适生活,人们遂养成一种带有幽默意味的性格。因此蜀中不仅有深厚的经学基础,还有定慧禅学土壤,更有将两者融会在一起的道学或理学林地。那些文化遗产,那些文化遗产,大都既系统性,又有模糊性——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但又决不是“不可知论”。
天府哲学的发展历程,经过这样一描绘,脉络显然清楚得多了。如果进一步研究那些哲学体系形成的因果,于是就有了一根主线。
哲学很难讲,特别是通俗地讲那就更难。本书不过在历史的扫描中,选取一镜头,陈列一些画面而已——为此,便叫做和《天府哲学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