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 | 978-7-5137-2036-6 |
主要著者: | 李东华 li dong hua 著 |
出版信息: | |
载体形态: | 128页 : 图 ; 22cm |
价格描述: | CNY32.80 |
主题词: | |
相关资源: | |
内容摘要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汇聚名家,书写名人,引领孩子成长之路。
【内容提要】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生逢乱世,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金,追求恢复宋朝江山的理想。
他所写的《美芹十论》与《九议》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精彩书摘】
山东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郊区一个叫四风闸的地方,这里地处小清河畔,风景秀丽宜人。公元1140年5月28日清晨,云霞满天,一轮太阳从东方喷薄而出。一户姓辛的人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院子的一角练剑。不一会儿,他停下手中舞动的宝剑,擦一擦额角的汗,平稳一下呼吸,心想:自己真是“廉颇老矣”,刚练这么一小会儿,就浑身汗津津的了。毕竟是年岁不饶人啊,这样的体格,如何能带兵打仗?看来,把金兵赶出去,恢复北宋故土的心愿是无法亲自去实现了,想到这里,一阵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这时,从梧桐树掩映下的雕花木窗里,突然传来“哇——哇——”的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侍女满脸喜悦地跑来报喜:“少夫人生了,是一位小官人!”
“哦!是个男儿!”老者听后高兴地点点头,自己未竟的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这位老者名叫辛赞,而那位在曙光中呱呱坠地的小男孩,看上去和普通婴儿没什么两样,不过,他长大之后,却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旷世文豪。他,就是南宋的辛弃疾。辛赞是辛弃疾的爷爷。
在古代,人们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和“号”。辛弃疾起初字“坦夫”,后来改为“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你可能看到过“辛弃疾”“辛幼安”“辛稼轩”这三种不同叫法,其实都是指同一个人。宋代另一位著名词人李清照,也是山东历城人,因她的号是“易安居士”,因此,后人也把她和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
从“弃疾”“坦夫”“幼安”几个名字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家人和普天下父母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平安安、没病没灾地度过一生。但异族入侵,国土沦丧,家乡风光虽美却已被敌人的铁蹄践踏。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安稳。
辛弃疾,父母早亡,从小由爷爷带大。辛赞见孙儿相貌俊朗,聪明伶俐,觉得是块可以造就的好材料,对他十分喜爱,无论到哪里做官,都把孙儿带在身边。从小,爷爷就教导辛弃疾要好好读书、练武,长大了收复被金国侵占的领土。
一天,年幼的辛弃疾手拿一卷诗集,来到爷爷的书房向爷爷请教,没想到,平时坚强的爷爷正暗自垂泪。辛弃疾吃惊地问:“爷爷!你怎么啦?”
辛赞抬起衣袖,拭掉眼泪,说:“‘靖康之耻’没有一日不压在爷爷的心头,让爷爷寝食难安!”
“什么是‘靖康之耻’?”辛弃疾问道。
辛赞看看辛弃疾,欲言又止:“你年纪实在太小,说了你也听不懂,等你大些,我再讲给你听。你记得要好好读书,用功习武,长大了把金兵从我们的土地上赶出去。”
辛弃疾却要求爷爷一定得讲。辛赞拗不过,便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原来,北宋末年,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日益强大,建立了金国。金国灭了辽国之后,又开始打北宋的主意。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入侵北宋。因为北宋王朝腐败无能,只知道投降求和,所以,金军一路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这年冬天,金军一举攻下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不但俘虏了几千名王公贵族,就连北宋的两个皇帝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也一并成了阶下囚。北宋朝廷虽然懦弱,但经济上是很富庶的,金军搜刮了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次年4月,金军连人带物,一同带回了金国。你想想,连皇帝都让人家给俘虏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吗?这就是宋朝历史上的“靖康之变”。抗金英雄岳飞在《满江红》里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的“靖康耻”指的就是这个事件。就这样,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屈辱地走向了灭亡。
李东华,出生于山东高密,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现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出版有长篇小说《少年的荣耀》《薇拉的天空》《焰火》等作品20余部,曾获中宣部第十三届、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